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数字货币 >

中国为何禁加密货币?中国的加密货币政策与禁令历史

2025.08.06

中国为何禁加密货币?中国的加密货币政策与禁令历史
关于中国即将实施更严格加密货币禁令的传闻经常在网上流传。到了八月,有关2025年可能全面禁止持有或交易加密货币的揣测愈演愈烈。然而,截至2025年8月,中国监管机构并未正式颁布任何新的加密货币禁令。事实上,情况远比表面复杂,特别是在香港,当地越来越多讨论准备根据本地监管推出与人民币(CNY/CNH)挂钩的稳定币。这一转变暗示着,尽管中国大陆的管制依然严格,但与人民币相关的数字资产正迎来潜在的新时代。

中国的加密货币政策与禁令历史

「中国禁加密货币」已成为全球头条的固定热词,每当新政策或传闻出现,都会推动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并影响bitcoin价格。中国对加密货币监管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几个关键措施上: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PBOC)首次出手,禁止金融机构处理比特币交易。这一举措旨在维护消费者保护与整体金融稳定。公告发布后,bitcoin价格从约1,150美元暴跌至500美元,凸显全球金融界对中国政策愈加关注。

2017年:中国禁止国内加密货币交易所与首次代币发行(ICOs),理由是防范金融风险和诈骗。这场严厉打击导致bitcoin价格大幅下挫,从4,500美元以上跌至3,000美元以下。许多交易所和项目因此外迁海外,但由此也拉开了中国长期加强监管的大幕。

2019–2021年:中国将重点转向bitcoin挖矿,关注能耗与资本外流问题。 2021年,禁令达到高峰:所有加密货币交易及挖矿行为——包括使用海外交易所——都被宣布为非法。这一突破性的决策再次导致bitcoin价格暴跌:2021年9月由约52,000美元在数周内跌至40,000美元左右,反映中国对市场的深远影响力。

2025年:至6月,中国甚至将个人持有加密货币定为刑事犯罪。截至2025年8月,现有架构重点打击交易、交易所、挖矿与私人持有。中国加密货币禁令已经从机构层级、商业活动延伸至对个人持有bitcoin或其他数位资产的禁止。

中国为何禁加密货币?

中国颁布严格加密货币禁令背后的理由主要有四点:

  1. 金融稳定性
    加密货币——特别是具有投机性的bitcoin——波动剧烈,加剧金融泡沫与市场突发崩溃的风险。中国主管机关担忧,这种波动性会损害国家金融稳定,特别是在监管前国内加密交易量庞大的背景下。

  2. 资本管制
    离岸人民币仅有1.54兆元(相较国内M2高达300兆元),监管者担心如果加密市场开放,将促使大规模且不可控的资本外流。 bitcoin价格往往被视为资本流动的晴雨表,加重了货币稳定性的担忧。

  3. 货币主权
    中国持续加强加密货币监管的核心动机之一,是维护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掌控。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有可能削弱人民币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特别是在中国尚未实现人民币完全国际化之前。

  4. 监管执法
    如果允许加密货币市场无序发展,将削弱中国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洗钱及逃税的能力,这些都是中国出台加密禁令时经常引用的正当监管忧虑。

人民币稳定币:香港数字金融新前沿

虽然「中国禁加密货币」是中国大陆的主要叙事,香港却逐渐成为区域内受监管数字资产创新的领导者——尤以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的前景最受瞩目。

2025年5月,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法案,为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发行商建立了完善的发牌与监管体系。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现正主导一个「沙盒」环境,让渣打香港、Animoca Brands与京东链科技等巨头测试合规的稳定币产品。这些法规要求用高品质资产实现1:1全额准备金,严格防制洗钱措施,并高度保障投资人权益。违规处罚非常严厉,毫不含糊地表明:只有顶尖、治理透明的发行方才可进入稳定币市场。

这一受监管的环境,为人民币稳定币(特别是离岸人民币CNH)进入全球流通铺路。政策制定者与重量级银行预期,这项产品将成为跨境贸易的数位桥梁,让人民币结算摆脱传统SWIFT和CIPS等网络。透过扩展数位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人民币稳定币有望助力中国货币国际化及金融科技产业升级。

产业领袖——包括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呼吁发牌制度必须灵活创新,特别针对与港元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合规的人民币稳定币将巩固香港作为中国与全球数字金融枢纽的地位,随着产业格局演化,吸引更多人才及投资。

中国企业进军稳定币领域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