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Web3 究竟红在哪里,它的出现能为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2022.10.17

原作者:詣周

整理:白泽研究院

在加密行业从业的这几年中,笔者常常在与圈外人闲聊时遇到一种情况,即旁观者着实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对于 Web3 如此狂热?」

虽然兴起的区块链技术、DeFi,甚至是 NFT 的热潮已经充斥在各大媒体之上,大家也不再像开始时对于这些名词很陌生,但仍没有办法理解行业人士对于这些产业的热情来自于哪里。

不是说他们不了解这些技术本身或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 Web3 被圈内人视为「比互联网影响更深远的下一波革命」,但对圈外人来说,却看不到它的潜力在哪,或是实际上到底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常常讨论了半天,圈内人被视为“孤芳自赏”,而圈外人则被视为“对牛弹琴”。笔者追根究底的思考后,推论问题可能来自于没有过多讨论“为什么需要 Web3”这一核心议题。

本文将尝试回答这艰难的议题,即「到底 Web3 怎样能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好?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就像一个新兴产品的出现,若产品旨在解决的问题并不是人们的痛点,那这个产品注定会失败;而身为挑战者,若解决的能力没有既有方案好,用户也绝对不会愿意采纳。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样的角度论述,一起看看 Web3 的出现,解决了什么问题,与未来的展望。


Web3:一套青出于蓝、极度高效的大规模协作系统


先讲结论,笔者认为 Web3 的出现,解决的就是人类发展史最古老的问题:「如何使人类的合作更有效率」,所谓文明的进步,其实就是一部人类逐渐提升合作效率的历史。

更有效率的合作,将会为人类带来更进步的科技、更繁荣的社会、更理想的生活。

Web3 究竟红在哪里,它的出现能为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而 Web3 的出现,建构了一套比既有方案更加高效的人类协作模式,但是这要从何说起呢?

这就要先从比特币的历史讲起:当时正值 2008 年次贷危机,因为中心化企业(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搞出来的一连串的全球金融问题、造成金融市场崩盘、全球金融恐慌,政府不得不出面挽救、而使所有人都被拖下水…

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有鉴于中心化的权力腐败,因而创造出区块链技术,想要构建出一种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系统,以去除中心化主体作恶的风险。

演变至今日,Web3 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在于二者:成功建构了一套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大规模协作系统。去中心化避免了中心化权力集中的作恶风险;去信任化而仅以「契约」写定操作规则,提升了整体协作的效率。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若要完成大规模协作,一直以来受限于技术限制,不得不仰赖中心化体制的协调:

人类从狩猎、到农耕部落社会,进而一步步的发展成国家,甚至是现在的全球化,可以看成是一部「合作」关系的历史。而这部「合作」的历史中,掌握权力关键的主体一直都是中心化机构。

中心化的好处是调整应变的速度较快、反应更即时,但同时过大的权力也就提供了作恶的诱因,甚至是发展出如 2008 年全球性危机的风险。中心化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无可奈何」的元素。

现在我们来谈谈「去信任化」及「契约化」的重要性。合作效率推进了人类历史,但物种间的合作并不是人类独有的产物,以演化基因最接近人类的黑猩猩而论,他们的社会也存在明显的合作模式,但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

黑猩猩一生中最多只能深刻认识另外 100 多头黑猩猩,对他们而言,这就是他们所能信任、所能合作的对象;而人类不一样,人类发展出来的制度与文明,使我们就算不认识对方、不信任彼此,也能因为相信同一套制度理念,而完成大规模的协作。

黑猩猩的合作奠基在「身份」关系,只有认识你是谁,才可能有信赖关系,进而合作;人类的合作奠基在「契约」关系,就算互不相识,只要相信的是同一套契约体制、制度规则,就能够彼此合作。

这就是 Web3 的惊人之处。2008 年比特币区块链的愿景,在此时的 DeFi 中已经达成初衷;人们通过去中心化钱包,仅是用无法代表身份的「钱包地址」,就能与智能合约互动,进行各种不同复杂的交易、金融活动甚至是现在多样化的 NFT 应用与操作。

Web3 的高明在于发明了一套无需信任就能大规模合作的体系,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契约化的构建出如今的生态。

回到本文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Web3 到底怎样能协助人类社会变得更好?且做得比目前既有方案更好?」答案就是「创造出了一套更有效率的协作系统」。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