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元宇宙与未来战争:未来已来,如何应对?

2022.10.09

作者:贾珍珍 石海明 陈梓瀚

来源:光明军事

原标题:《元宇宙与未来战争》

小说家尼尔·史蒂芬森在其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在该小说中,现实人类通过虚拟现实(VR)设备与虚拟人共同生活在名为“元宇宙”(Metaverse)的虚拟空间中。从字面上理解,元宇宙是“超越”(meta)与“宇宙”(universe)的组合词,可通俗理解为运用技术手段构建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空间,当然,这一空间以虚拟世界为主要构成。


缘起及技术支撑


从科幻世界中的“先锋创意”概念,到如今产业界广泛关注的“香饽饽”,元宇宙展现出一种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前景。它是一个由多人共享的虚拟世界,但同时又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相互连接。这种虚拟世界与现实的物理世界是一种映射关系,物理世界中的每一个主体,在那个虚拟世界中都有一个角色。也可以讲,虚拟世界叠加在物理世界之上,作为叠加层存在,构成一种平行世界的关系。

概念缘起。“元宇宙”作为一个新概念,其理念之前主要出现在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小说《雪崩》中的描述是:“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 、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而这一概念在《黑客帝国》和《西部世界》等影视作品中也被提及,并在《模拟人生》等游戏中不断体现。在元宇宙中,人们的跨时空交互方式将不限于手机等通讯设备,而是可以变成全息景象,就像彼此真的在一起一样。

从 30 年前《雪崩》中的“平行世界”,到如今的“元宇宙”现象,当前语境下的“元宇宙”概念描述赋予其更多元的特征,包括充分互联、永久保存、全景再现、高度沉浸等,并与“后人类社会”等概念有多重交集,都是前沿技术与产业资本多方激发的产物。

技术支撑。“元宇宙”展示的概念吸引力与爆发力,源于背后相关技术的“群聚效应”。它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如可以梳理出元宇宙 6 大支撑技术,分别是区块链、物联网、网络及运算、人工智能、电子游戏技术、交互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

当前,围绕元宇宙概念,尚有诸多争议。但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讲:“要想通晓战争,必须审视一下每个特定时代的主要特征。”面对舆论场及产业界关注的元宇宙 ,到底其在军事维度有何意蕴?在人类战争向智能化演进的大背景下,叩问元宇宙的军事意蕴显得尤为重要。


重塑军事思维


环境是人类军事实践展开的必备条件。军事实践从形式上讲,无非主要是扩大的搏斗,但在搏斗扩大的过程中,随着各种力量的加入,如同天体力学中的两体问题变成了三体乃至多体问题,尤其是伴随其中科技手段的应用,人类军事实践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从陆地、海洋、空天到电磁、认知及社会,局部战争演变成全球战争,单一较量进化到混合较量。因此,复杂的人类军事实践环境,使身处其中的作战人员很难看见、看清、看透战争全貌。

元宇宙的兴起及牵引的相关技术发展,有可能通过多种手段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多域战场、混合战争的场景。如此,作战人员对战争复杂性的认知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他们应对未来战争的思维方式也将发生决定性重塑。场景思维、平行思维、实验思维等将成为透视未来战争的重要思维方式。

场景思维。场景思维蕴含着有关时间的秘密,是一种着眼未来需求的想定。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讲:“我们有两种看待时间长河的方式:一种是从过去,时间不知不觉地穿过此刻的我们,流向未来;还有一种比较猛烈,它迎面而来,从未来,你眼睁睁地看着它越过我们,消失于过去。”

传统的人类军事实践活动,一般遵循时间顺序的线性思维,人才线、装备线、训练线、后勤线等,按既定轨道演进并不断迭代升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现多条线的结网、集成及融合,从而生成战斗力。但应对元宇宙撬动的未来战争,却需要一种场景思维。这种思维内嵌着未来导向、设计先行、体系建设的战略思想。毕竟,战略不仅在于预见未来,更重要的在于,今天做对了什么,从而赢得未来。

伴随着元宇宙及相关技术的崛起,对未来战争的场景能够有清晰的、精准的、深刻的数理描述。进而立足于这种场景,倒逼当前的各项事务,即依据“未来所见”倒推“今日所为”,自然可以最大程度优化工作流程,避免工作失误,实现前瞻性布局、体系化设计、工程化推进,一切皆在“元宇宙”模拟之中。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